排铅机制与方法

被引:5
作者
李晓霞
陈祥贵
张庆
戴清源
机构
[1]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排铅; 危害; 机制;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05.09.052
中图分类号
X506 [环境污染的控制及其排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环境铅污染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加重食品的污染,排铅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就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排铅机理、方法和措施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J].
梁奇峰 ;
李京雄 ;
丘基祥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07) :57-60
[2]   铅污染铅中毒与排铅药物 [J].
胡家荣 ;
伍洛鸿 ;
蒲瑞芬 .
医药导报, 2003, (07) :484-486
[3]   多种营养素联合拮抗铅中毒的实验研究 [J].
张成海 ;
金亚平 ;
陈叶 ;
姜义林 ;
陆春伟 ;
李革新 ;
李北利 ;
孙贵范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3, (02) :78-81
[4]   蒜素促进排铅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光利 ;
竹剑平 .
中国医刊, 2003, (02) :57-58
[5]   铅的心血管毒理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J].
戴继舫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2, (03) :125-126
[6]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八) [J].
凌关庭 .
粮食与油脂, 2002, (01) :46-48
[7]   铅中毒治疗的新进展 [J].
翁坤荣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 (03) :15-17
[8]   大蒜排铅的机理研究 [J].
尹华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9, (01) :61-61
[9]   金属硫蛋白对体内铅促排作用的研究 [J].
吴怡 ;
晨阳 ;
杨华平 ;
张小云 .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8, (02) :29-31+38
[10]   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颜崇淮 ;
沈晓明 ;
章依文 ;
何稼敏 ;
周建德 ;
敖黎明 ;
吴胜虎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3)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