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桑园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33
作者
许仙菊 [1 ]
马洪波 [1 ]
陈杰 [1 ]
张永春 [1 ]
陈斌 [2 ]
丁华萍 [2 ]
钱钧 [2 ]
罗春燕 [3 ]
孙慧斌 [4 ]
顾用群 [4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江苏省海安县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4] 江苏省海安县蚕种场
关键词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法; 养分分级指标; 桑园;
D O I
10.13758/j.cnki.tr.2013.03.031
中图分类号
S888.5 [土壤、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504 ;
摘要
如何客观地评价桑园土壤肥力和诊断其限制因子是桑园合理施肥的依据。本研究以海安县为研究区域,以田块尺度为评价单元,采集25个代表性桑园的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样,并分析14个土壤肥力指标,运用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桑园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养分丰缺诊断结果表明:调查点桑园土壤肥力整体较高,表层土壤肥力高于亚表层,但不同桑园之间肥力变异很大,部分桑园有机质、氮、钾较为缺乏,个别桑园磷、镁、锰、锌、钙出现缺乏。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14个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4个主成分,可反映桑园土壤全部信息的84.88%。第1主成分为养分综合因子,贡献率为44.41%;第2主成分为pH因子,贡献率为24.03%;第3主成分和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了锌的正负效应,贡献率分别为8.92%和7.52%。将25个桑园聚为4类,每一类代表不同的土壤肥力状况。基于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较为全面评价桑园土壤肥力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成都平原不同耕作模式的农田效应研究——Ⅱ.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J].
梁淑敏 ;
谢瑞芝 ;
李朝苏 ;
杨锦忠 ;
汤永禄 ;
吴春 ;
王灵便 ;
李少昆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04) :738-744
[2]   大庆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分析及评价 [J].
张杰 ;
陈立新 ;
寇士伟 ;
乔璐 ;
黄兰英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1) :171-175+179
[3]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长期施肥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吉 ;
赵炳梓 ;
张佳宝 ;
沈林林 ;
王芳 ;
钦绳武 .
土壤, 2010, 42 (03) :415-420
[4]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 [J].
陈留美 ;
桂林国 ;
吕家珑 ;
王重光 ;
李政中 ;
王增 ;
孙榕 .
土壤, 2008, 40 (06) :971-975
[5]   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在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聂艳 ;
周勇 ;
于婧 ;
何佑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23-227
[6]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J].
郑立臣 ;
宇万太 ;
马强 ;
王永宝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56-161
[7]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Ⅰ.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分级 [J].
鲁剑巍 ;
熊建平 ;
陈防 ;
徐有海 ;
万运帆 ;
刘冬碧 ;
张竹青 ;
余常兵 .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06) :45-49
[8]   江苏省种茧育桑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J].
王波 ;
陆小平 ;
丁悦 .
蚕业科学, 2003, (03) :303-307
[9]   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J].
骆东奇 ;
白洁 ;
谢德体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202-205
[10]   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建国 ;
杨林章 ;
单艳红 .
土壤学报, 2001, (02) :17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