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长期施肥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70
作者
陈吉 [1 ,2 ,3 ]
赵炳梓 [1 ]
张佳宝 [1 ]
沈林林 [1 ,2 ]
王芳 [3 ]
钦绳武 [1 ]
机构
[1]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苏州市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长期不同施肥;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758/j.cnki.tr.2010.03.014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季成熟期6种土壤微生物活性和9种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组成的土壤生物肥力性质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质量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18年连续不同施肥处理后,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均产生显著差异,但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上述15个土壤性质指标最终可以用两个主成分来综合表征土壤质量,其中有机C、全N、碱解N、pH值、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脲酶、转化酶、FDA酶和脱氢酶活性等10个土壤性质在第一主成分(PC1)上有较高因子负荷;全P、全K、速效N和速效P在第二主成分(PC2)上有较高的因子负荷。同时各施肥土壤质量水平在主成分1上的分异程度大于主成分2。根据两个主成分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长期不同施肥土壤质量水平高低依次表现为OM>1/2OM>NPK>NP>PK>NK>CK。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J].
王俊华 ;
尹睿 ;
张华勇 ;
林先贵 ;
陈瑞蕊 ;
钦绳武 .
生态环境, 2007, (01) :191-196
[2]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 [J].
王娟 ;
谷雪景 ;
赵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934-938
[3]   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草原土壤质量 [J].
李月芬 ;
汤洁 ;
李艳梅 .
世界地质, 2004, (02) :169-174+200
[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J].
邱莉萍 ;
刘军 ;
王益权 ;
孙慧敏 ;
和文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77-280
[5]   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刘世梁 ;
傅伯杰 ;
吕一河 ;
陈利顶 ;
马克明 .
生态学报, 2003, (03) :414-420
[6]   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 [J].
曹志洪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3) :28-32
[7]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J].
徐建民 ;
黄昌勇 ;
安曼 ;
陈祖亮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6) :491-494
[8]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J].
钦绳武 ;
顾益初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98, (03) :367-375
[10]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Ⅲ.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J].
孙波 ;
赵其国 ;
张桃林 ;
俞慎 .
土壤, 1997, (05) :22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