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10
作者
王昆 [1 ]
白帆 [2 ]
黄利亚 [3 ]
机构
[1]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自然保护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3] 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生活型谱; 人类活动; 阔叶红松林; 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利用生活型谱、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多样性Simposon指数,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800~1000m的阔叶红松林1963年和2006年的主林层与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区保护措施的效果,为科学管理规划保护区提供科学依据。1963—2006年,禁止砍伐等保护措施的实施,基本保存了乔木层的相对稳定,主林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但保护区对人类林下活动控制管理不力:红松籽掠夺式的采收活动影响了红松的种源更新;采集野菜、中草药和打松籽等人类生产活动对林下植被干扰破坏较大。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下降,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的物种数和相对物种数比例都降低。提议加强自然保护区内管理和规划,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长白山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J].
张亚芝 ;
张杰 .
吉林中医药, 2007, (10) :51-51
[2]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J].
田松英 ;
王飞 ;
陈霞 ;
王绍先 ;
徐香梅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7) :66-67
[3]   猴腿蹄盖蕨孢子萌发和成苗影响因素初探 [J].
郭庆勋 ;
沈云霞 ;
宋晓宏 ;
赵恒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2) :343-345
[4]   干扰对长白山北坡次生林群落结构和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J].
李新彬 ;
王襄平 ;
罗菊春 ;
牟长城 ;
林英建 ;
夏新莉 .
林业科学, 2006, (02) :105-110
[5]   长白山区保健药用植物的调查研究(Ⅰ) [J].
于俊林 .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09) :934-935
[6]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 [J].
赵淑清 ;
方精云 ;
宗占江 ;
朱彪 ;
沈海花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164-173
[7]   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研究进展 [J].
刘守江 ;
苏智先 ;
张璟霞 ;
胡进耀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55-159
[8]   旅游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高贤明 ;
马克平 ;
陈灵芝 ;
李迪强 .
生物多样性, 2002, (02) :189-195
[9]   全球变化压力下中国东部样带植被与农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可能性变化 [J].
彭少麟 ;
赵平 ;
任海 ;
郑凤英 .
地学前缘, 2002, (01) :217-226
[10]   暖温带若干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群落动态的关系 [J].
高贤明 ;
马克平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28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