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

被引:27
作者
孙培艳 [1 ]
包木太 [1 ]
王鑫平 [2 ]
赵蓓 [2 ]
高振会 [2 ]
王修林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溢油鉴别; 油指纹; 油指纹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油指纹鉴别作为目前溢油鉴别最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溢油事故调查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鉴别技术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油指纹库作为其重要基础,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论述了溢油鉴别的方法,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油指纹鉴别方法、体系及油指纹库建设情况,以及溢油鉴别和油指纹库的作用.面对我国目前石油开发和运输状况,认为我国的溢油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指纹库建设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78+94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轻烃指纹分析及其应用 [J].
蒋启贵 ;
张志荣 ;
宋晓莹 ;
饶丹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1) :61-64
[2]   日本准军事力量——海上保安厅 [J].
蔡文鹏 ;
方新洲 .
现代舰船, 2005, (02) :15-18
[3]   南海区平台石油的特征荧光光谱分析 [J].
何晓媛 ;
石金辉 ;
辛海虹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4) :60-63
[4]   一种定量判别油藏流体连通性的新方法 [J].
何文祥 ;
吴胜和 ;
龚厚琼 ;
刘逸 ;
王培荣 .
石油学报, 2004, (06) :78-82
[5]   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监测色谱技术 [J].
张居和 ;
方伟 ;
冯子辉 ;
王跃文 .
石油学报, 2004, (04) :75-79
[6]   船舶油污损害的赔偿范围 [J].
吴晓敏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46-349
[7]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判别海面溢油种类 [J].
王丽 ;
何鹰 ;
王颜萍 ;
赵英 ;
李伟 ;
王小如 ;
Frank Lee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2) :58-60
[8]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J].
丁平 ;
曾元儿 ;
何智健 ;
方琴 .
中国药学杂志, 2004, (06) :18-20
[9]   应用色谱指纹技术研究孤东油田六区块油层连通性 [J].
文志刚 ;
朱丹 ;
李玉泉 ;
张国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82-83
[10]   不同季节山地六月雪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J].
倪士峰 ;
傅承新 ;
吴平 ;
卢延斌 ;
陈玉成 ;
潘远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01)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