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四川盆地小麦籽粒的灌浆特性
被引:32
作者:
吴晓丽
[1
]
汤永禄
[1
,2
]
李朝苏
[1
]
吴春
[1
]
黄钢
[1
]
马蓉
[3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3] 江油市大堰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小麦;
粒重;
灌浆参数;
Logistic方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小麦灌浆期长,粒重优势明显,但易受环境影响。2010—2011和2011—2012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选用10个品种在3个地点进行灌浆特性研究,以揭示该区域小麦灌浆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及环境效应。2年平均粒重48.25 g,灌浆分为渐增期(T1)、快增期(T2)和缓增期(T3)3个阶段,各阶段持续时间为T3(16.30 d)>T1(13.41 d)>T2(12.98 d),其灌浆速率分别为0.618、0.772和2.205 mg粒–1 d–1。3个阶段的干物质积累贡献率依次为21.21%(T1)、58.27%(T2)和20.53%(T3),可见快增期结束时可以积累80%左右的干物质量。基因型、地点和年份对除粒重以外的所有灌浆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以年份的效应最大。同一年中,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渐增期灌浆速率和快增期灌浆速率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而其他参数则以地点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10个参试品种中,川麦42、川育23和川麦56具开花期早、灌浆速率高、灌浆时间长、粒重大等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