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耀兰 [1 ]
曹承富 [1 ]
杜世州 [1 ]
赵竹 [1 ]
乔玉强 [1 ]
刘永华 [2 ]
张四华 [2 ]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高产小麦; 灌浆特性; 粒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安徽省淮北地区7个小麦高产品种,对其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籽粒灌浆期可分为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三个阶段。灌浆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 1,达到显著水平,拟合效果良好。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主要是由快增期持续时间和缓增期速率决定的,与整个灌浆期持续期和平均灌浆速率正相关。在小麦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干物质积累越多,粒重就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变异及与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J].
韩占江 ;
郜庆炉 ;
吴玉娥 ;
薛香 ;
娄季霞 .
种子, 2008, (06) :27-30
[2]   河南省近15年小麦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分析 [J].
段国辉 ;
高海涛 ;
张学品 ;
吴少辉 ;
温红霞 ;
余四平 ;
马飞 ;
李团飞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0) :38-40
[3]   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 [J].
赵洪亮 ;
刘恩才 ;
马瑞崑 ;
贾秀领 ;
侯立白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8) :1560-1562
[4]   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J].
齐志广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04) :399-403
[5]   不同降雨年型下水分处理对大穗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J].
冯伟 ;
郭天财 ;
李晓 ;
朱云集 ;
曹卫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192-195+199
[6]   不同粒重小麦品种子粒灌浆特性研究 [J].
李秀君 ;
潘宗东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01) :26-30
[7]   氮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J].
蔡瑞国 ;
王振林 ;
李文阳 ;
张敏 ;
周筑南 .
华北农学报, 2004, (04) :36-41
[8]   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J].
吴少辉 ;
高海涛 ;
张学品 ;
张艳霞 ;
赵岩涛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105-107
[9]   不同栽培措施下冬小麦灌浆模拟研究 [J].
李科江 ;
张西科 ;
刘文菊 ;
宋平忠 .
华北农学报, 2001, (02) :70-74
[10]   不同粒重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J].
周竹青 ;
朱旭彤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