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场域中的话语权与教育人本精神的回归

被引:7
作者
谢益民
机构
[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关键词
教育场域; 话语权; 人本精神;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3.02.086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的本质应突出教育的"人本精神",但是当下教育场域内的某些教育实践却偏离了人本精神的承继。从教育纵贯发展来看,作为教育源头的原始教育,以及"有类无教"的历史践行中,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话语权的分配均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与当今教育话语权的不平衡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异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重置教育话语权,让其动态均衡并自主发展,这是"教育人本精神"得以回归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话语权力观照下的主体身份建构 [J].
刘晓露 ;
熊力游 .
求索, 2012, (01) :130-131+112
[2]   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中民间精英话语权的阐释——以泰国东北地区“布邦法节”为例 [J].
王会莹 ;
谢益民 .
思想战线, 2012, (02) :90-94
[3]  
原始人的心智[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美)博厄斯(Boas,P.)著, 1989
[4]  
教育人类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冯增俊著, 2001
[5]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研究[D]. 刘喆.武汉大学 2005
[6]   教育场域:权力的运作与学生的境遇 [J].
李松林 ;
金志远 .
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3) :15-17+23
[7]   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 [J].
王鉴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1 (04) :1-5
[8]   权力话语理论与主体性的发挥 [J].
张曲 ;
王红丽 .
求索 , 2010, (06) :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