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雨的两个阶段及其降水性质

被引:17
作者
刘宣飞
袁旭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气候学; 江南春雨; 副热带季风降水; 降水性质; 滑动t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70—2009年平均的逐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79—2008年平均的逐候CMAP降水资料,分析了第1—27候江南地区(110~120°E,23~30°N)降水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滑动t检验方法,发现江南地区的春季降水分别在第10、16候出现突增,达到99%的统计信度。为此,将第10候确定为江南春雨的建立日期,并将江南春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第10—15候为第一阶段,第16—27候为第二阶段。伴随着江南春雨降水量的两次突增,青藏高原东南侧(105~112°E,20~25°N)的西南风也有两次突增,但时间要比江南春雨早1~2候。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东亚经度上的冬季型Hadley环流消失,江南地区的上升运动向上扩展至200 hPa高度,纬向海平面气压场梯度由大陆高、海洋低的冬季型转为大陆低、海洋高的夏季型,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率均增加,这表明第二阶段的江南春雨已具有副热带季风降水的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建立特征及其降水性质分析 [J].
任珂 ;
何金海 ;
祁莉 .
气象学报, 2010, 68 (04) :550-558
[2]   亚洲季风季节进程的若干认识 [J].
钱维宏 ;
丁婷 ;
汤帅奇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1) :111-116
[3]  
Modeling impacts of East Asian Ocean-Land thermal contrast on spring southwesterly winds and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J]. ZHAO Ping1,2, JIANG PinPing3?, ZHOU XiuJi3 & ZHU CongWen3 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re, Beijing 100081,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Beijing 100081, China;3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24)
[4]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J].
何金海 ;
赵平 ;
祝从文 ;
张人禾 ;
汤绪 ;
陈隆勋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8, (05) :683-696
[5]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J].
万日金 ;
王同美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8, (05) :800-807
[6]   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J].
万日金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8, (03) :310-319
[7]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8, (01) :1-13
[8]   华南前汛期的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 I.划分日期的确定 [J].
郑彬 ;
梁建茵 ;
林爱兰 ;
李春晖 ;
谷德军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07-1216
[9]   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 [J].
万日金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936-950
[10]   江南汛期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关系初探 [J].
陈绍东 ;
王谦谦 ;
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6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