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被引:56
作者
万日金 [1 ]
吴国雄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关键词
江南春雨; 时空分布; 南海季风; 山脉地形; 数值模式敏感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江南春雨是东亚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它是青藏高原高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强迫的结果,但目前其时空分布还不明确。NCEP/NCAR环流及感热资料气候平均分析表明:在3月第1候(全年第13候),高原主体和高原东南部的感热加热、高原东南侧西南风速、江南春雨区西南风速和江南春雨区雨量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江南春雨的建立;在5月第3候(全年第27候)以后,高原东南部的感热加热、高原东南侧西南风速、江南春雨区西南风速和江南春雨区雨量都迅速减小,对流层中低层南海副高脊线由南倾转北倾,江南雨带中心南移至南海,南海季风爆发,标志着江南春雨期的结束。因此,将江南春雨的建立和终结时间定为第13候和第27候比较适当。资料分析和数值敏感性试验表明,江南春雨期对流层低层冷暖空气的交汇区在30°N附近,但江南春雨雨带的位置和强度明显受南岭、武夷山脉地形的影响:山脉地形能阻挡抬升冷暖空气,加强锋生,增强降水,使雨带中心位置与山脉主轴分布重合。因此,江南春雨的空间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30°N)以南、110°E以东的中国东南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 [J].
柳艳菊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7, (04) :511-526
[2]   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 [J].
万日金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936-950
[3]   江南地区汛期降水与热带海温关系的SVD分析 [J].
王谦谦 ;
陈绍东 .
干旱气象, 2004, (03) :11-16
[4]   江南汛期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关系初探 [J].
陈绍东 ;
王谦谦 ;
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60-268
[5]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气象学报. 2002(04)
[6]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4) :433-446
[7]   p-σ混合坐标原始方程模式对地气交换的敏感性试验 [J].
赵鸣 ;
高磊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2) :41-48
[8]   太阳辐射日变化对R15L9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 [J].
邵慧 ;
钱永甫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 1998, (02) :49-60
[9]   LASG全球海洋-大气-陆面系统模式(GOALS/LASG)及其模拟研究 [J].
吴国雄 ;
张学洪 ;
刘辉 ;
俞永强 ;
金向泽 ;
郭裕福 ;
孙菽芬 ;
李伟平 ;
王标 ;
石广玉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S1) :16-29
[10]   地形效应影响数值预报结果的试验研究 [J].
周天军,钱永甫 .
大气科学 ,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