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成都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10
作者
张敏 [1 ,2 ]
宫兆宁 [1 ,2 ]
江浏光艳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遥感; 成都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率、转移矩阵、重心等方法分析了成都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数量变化,以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势态,10年来耕地面积减少83 346.9 hm2;建设用地增加90 854.77 hm2;2)2000—2010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主城区与近郊区的交界处,以及各区县县城附近;3)2000—201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其中偏移最明显的是建设用地;4)影响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牛媛媛.陕西师范大学.2011, 10
[2]  
阿克苏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及驱动力研究.[D].宁岸新.新疆大学.2010, 02
[3]  
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彭文甫.四川师范大学.2005, 08
[4]   延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娄和震 ;
杨胜天 ;
周秋文 ;
罗娅 ;
侯立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4) :15-21
[5]   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 [J].
吴琳娜 ;
杨胜天 ;
刘晓燕 ;
罗娅 ;
周旭 ;
赵海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54-63
[6]   1980-2010年和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耦合及其环境效应 [J].
杨依天 ;
郑度 ;
张雪芹 ;
刘羽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813-824
[7]   1991—2006年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及转换参数分析 [J].
侍昊 ;
薛建辉 ;
马婉丽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6) :63-68
[8]   基于遥感影像的2005~2010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程武学 ;
周介铭 ;
杨存建 ;
任平 ;
卢洲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6) :13115-13119
[9]   官厅水库库区水生植物演变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甄姿 ;
宫兆宁 ;
赵文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8) :1586-1595
[1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成都市为例 [J].
彭文甫 ;
周介铭 ;
罗怀良 ;
杨存建 ;
赵景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4) :43-5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