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沙漠化

被引:32
作者
李智佩 [1 ]
岳乐平 [2 ]
郭莉 [1 ]
刘淑英 [3 ]
王岷 [1 ]
聂浩刚 [1 ]
杨利荣 [2 ]
孙虎 [4 ]
王飞跃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3]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5] 中煤航测遥感应用研究院
关键词
全新世;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 沙漠化; 周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内陆盆地的下降逐渐形成的气候格局造就了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北方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第四系以来气候的波动则控制着沙漠化的发展或逆转。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全新世以来,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十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振荡对沙漠化有一定的影响,至少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地带对沙漠化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年际尺度上,6.7a和3.38a气候变化周期控制着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此外,北方不同地区近150a以来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9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84 条
  • [1] 中国北方沙漠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探讨
    李智佩
    岳乐平
    薛祥煦
    郭莉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2) : 170 - 176
  • [2]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不同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的特征
    李智佩
    岳乐平
    薛祥煦
    杨利荣
    聂浩刚
    [J]. 地质通报, 2006, (05) : 590 - 596
  • [3] 140年来腾格里沙漠南缘树木年轮记录的降水量变化
    高尚玉
    鲁瑞洁
    强明瑞
    哈斯
    张登山
    陈原
    夏虹
    [J]. 科学通报, 2006, (03) : 326 - 331
  • [4] 科尔沁沙地全新世风沙沉积物的石英单测片蓝光释光测年和风沙活动年代学
    赵华
    卢演俦
    尹金辉
    [J]. 核技术, 2005, (05) : 367 - 374
  • [5] 内蒙古额济纳旗苏泊淖尔石制品的发现及当时的环境特征
    迟振卿
    姚培毅
    王永
    刘训
    宋圣荣
    李德贵
    王玮龙
    王大宁
    闵隆瑞
    [J]. 地质通报, 2005, (02) : 165 - 169
  • [6]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靳鹤龄
    苏志珠
    孙良英
    孙忠
    张洪
    靳立亚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4, (15) : 1532 - 1536
  • [7] 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记录反映的全新世气候波动周期性变化
    靳立亚
    陈发虎
    朱艳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2) : 101 - 108
  • [8] 全球变化下毛乌素沙漠气候变化特征
    刘登伟
    张月鸿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6) : 78 - 81
  • [9] 过去500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
    洪业汤
    洪冰
    林庆华
    朱泳煊
    姜洪波
    王羽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 485 - 492
  • [10] 近45a我国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丁瑞强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李建红
    [J]. 中国沙漠, 2003, (03) : 100 -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