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川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古岩溶储层研究
被引:20
作者:
汪华
[1
]
刘树根
[1
]
王国芝
[1
]
张长俊
[1
]
秦川
[1
]
邱文彬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雷口坡组;
三叠系;
不整合面;
古岩溶;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后,存在一个抬升剥蚀阶段,与上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区域性平行不整合接触。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可确定该工区在退后生期有岩溶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溶角砾岩、去膏化、去白云石化、硅化和溶孔、溶缝的形成,还可见渗流带的产物—渗流豆石。通过对δ13C、δ18O、87Sr/86Sr比值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发现雷口坡组顶部存在一个地球化学跃变带,与典型古岩溶界面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类比。测井解释表明,该工区古岩溶局部发育。但雷口坡组顶部原有的大部份溶蚀孔洞缝被后期成岩作用破坏(被泥质不同程度充填),影响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通过分析认为,应对该层位进行加深研究,对保存较好的,但目前勘探程度较低的古岩溶有利区块地区加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0+177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