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青壮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2
作者
张维 [1 ]
机构
[1] 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咸阳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 球扩支架;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
D O I
10.15909/j.cnki.cn61-1347/r.2012.10.310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青壮年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采用球扩支架对大脑中动脉M1段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TA),术前3~5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及氯吡格雷片75mg,均为1次/天,术中、术后严格控制血压,监测生命体征。结果:47例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约70%~99%,其中有46例患者支架得以成功置入,残余狭窄约0%~20%,术后大脑中动脉M1段直径狭窄率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均得到控制,脑梗死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积极防治再灌注损伤等合并症,对于血管高度迂曲的患者要做好术前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脑中动脉狭窄相关的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 [J].
张锋 .
航空航天医药, 1998, (04) :191-193
[2]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分析 [J].
崔艳玲 ;
汪丽静 ;
孙丽敏 ;
孙雪莲 ;
赵溶冰 .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09) :51-53
[3]   颅内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血管内介入诊断与治疗 [J].
刘勇 ;
帅杰 ;
郑健 ;
李黔宁 ;
黄华 ;
龚自力 ;
谷月玲 ;
邓志宽 ;
赵士福 ;
戴光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07) :650-653
[4]   双微导丝技术用于径路血管极度迂曲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J].
姜卫剑 ;
曹亦宾 ;
杜彬 ;
金昊 ;
曲辉 ;
徐晓彤 ;
李艳红 ;
朱一飞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 (S1) :177-178
[5]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凌锋,缪中荣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