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9
作者
陈振宏
宋岩
秦胜飞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碳同位素;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指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甲烷含量超过95%,1δ3C1值变化于-61.7‰-28.7‰之间,而大部分甲烷的1δ3C1值偏轻,为-40‰-30‰之间,太原组甲烷的1δ3C1则更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构造热事件及水动力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构造热事件不仅促成二次生气,而且改善了煤储层物性,大大增强了CH4与CO2交换作用及甲烷的解吸—扩散—吸附的动态平衡过程,强烈的水动力条件也是导致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变轻的重要原因,太原组甲烷碳同位素更轻主要是由于流动的地下水的溶解作用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傅国友 .
科学通报, 2005, (S1) :99-104
[2]   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含量的影响——煤层气滞留水控气论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洪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49-152
[3]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J].
宋岩 ;
张新民 ;
柳少波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7+204
[4]   决定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地质时期 [J].
赵孟军 ;
宋岩 ;
苏现波 ;
柳少波 ;
秦胜飞 ;
洪峰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51-54+165
[5]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J].
高波 ;
陶明信 ;
张建博 ;
张晓宝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3) :14-17
[6]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成因 [J].
胡国艺 ;
刘顺生 ;
李景明 ;
李剑 ;
张建博 ;
李志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19-321
[7]   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地质意义——以沁水盆地为例 [J].
张建博 ;
陶明信 .
沉积学报, 2000, (04) :611-614
[8]   中国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分布与成因探讨 [J].
秦勇 ;
唐修义 ;
叶建平 ;
焦思红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13-119
[9]   华北上古生界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煤层气解吸-扩散效应 [J].
秦勇 ;
唐修义 ;
叶建平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2) :8-13
[10]   我国煤层气组份、碳同位素类型及其成因和意义 [J].
戴金星 ;
戚厚发 ;
宋岩 ;
关德师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12) :1317-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