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外上生下储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以松辽盆地尚家地区泉二段为例

被引:25
作者
付广
李晓伟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成藏模式; 上升下储; 有利区; 超压; 断裂; 泉二段; 尚家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尚家地区位于三肇源区之外,且泉二段储层又位于青一段源岩之下,以此认识为基础,分析了三肇源区青一段油向尚家地区泉头组的运移机制。三肇源区青一段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T2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然后在浮力作用下通过被断裂沟通的砂体侧向运移至尚家地区,并直接进入与扶杨油层相接触的泉二段高断块圈闭中聚集成藏。尚家地区泉二段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泉二段高断块圈闭发育、高断块圈闭位于油运移路径上和高断块圈闭内砂体发育3个因素的影响。通过主控因素分析得出,尚家地区泉二段油成藏的Ⅰ类有利区分布在尚9-6、尚118-120、尚124-112井等区域内及升26-14井周围,Ⅱ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尚9-6和尚118-120井一线的北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苏玉平 .
沉积学报, 2006, (01) :141-147
[2]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贾承造 ;
赵文智 ;
陶士振 ;
谷志东 ;
侯启军 ;
赵占银 ;
宋立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25-130
[3]   松辽盆地北部异常高压在油气成藏与保存中的作用 [J].
付广 ;
孟庆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1) :23-25+4
[4]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J].
傅广 ;
张云峰 ;
杜春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22-24
[5]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王兴涛 ;
方纯昌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3) :279-284+382
[6]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上生下储“注入式”成藏机制 [J].
迟元林 ;
萧德铭 ;
殷进垠 .
地质学报, 2000, (04) :371-377
[7]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运移方式 [J].
霍秋立 ;
冯子辉 ;
付丽 ;
刘世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3-5
[8]   松辽盆地坳陷期T2断层成因机制分析 [J].
刘德来,陈发景,温详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1) :23-27
[9]   松辽盆地“T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J].
胡望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8-12+97
[10]  
松辽两江地区石油地质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蔡希源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