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南区Es2~上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6
作者
钟建华 [1 ,2 ]
高丹 [2 ]
王宏翊 [1 ]
高玉飞 [2 ]
机构
[1]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沉积微相; 相标志; 单井相; 平面相; 相模式; 濮城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濮城油田Es2~上油藏断块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低孔、低渗油藏。为了更好地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将储层沉积相研究深入到沉积微相。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确定Es2~上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对其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沉积微相类型。最终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总结了本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相层序及相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106 +106-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东濮凹陷沙三段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 [J].
何锋 ;
张虹 ;
王萍霞 ;
任松岩 ;
任松涛 .
特种油气藏, 2005, (03) :22-24+107
[3]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J].
张铭 ;
樊孝峰 ;
方勇 ;
宋国英 ;
张晓丽 ;
史新兰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3) :29-33
[4]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沙四段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J].
许杰 ;
李银花 ;
李建荣 ;
王玉亭 ;
田东恩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16-18+5
[5]   濮城油田东西区储层沉积微相 [J].
张雪峰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33-35+5
[6]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J].
张亚敏 ;
吕延仓 ;
徐林丽 ;
王世坤 ;
邹森林 ;
宋静 ;
王婧韫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57-60
[7]   断陷湖盆陡坡带碎屑流沉积单元的沉积序列和储集特征——以东营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J].
董冬 .
沉积学报, 1999, (04) :69-74
[8]   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赵其磊 ;
曾大乾 ;
杨秀玲 ;
宋国英 .
断块油气田, 1998, (06) :13-16
[9]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形成及断裂构造研究 [J].
李鹏举,卢华复,施央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1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