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当代中国的媒介空间与80后文学的审美经验生成
被引:2
作者
: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
刘俊峰
机构
:
[1]
广东财经大学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
:
文艺争鸣
|
2013年
/ 09期
关键词
:
文学;
世代;
郭敬明;
媒介空间;
异托邦;
乌托邦;
审美经验;
美感经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
050106 ;
摘要
:
<正>80后世代关于青春的文化再现、知识建构与文化场域、媒介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媒介作为一种权力介面、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起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经验"的形成。本文选择"媒介空间"作为分析范畴,从媒介所建构的公共领域的视角考察80后世代审美经验发生的特征及其结构演化,分析当代中国的媒介空间与80后世代审美经验之间的关系。一、媒介空间与80后世代的审美生成全球化语境下权力的多元场域可以遍布于各种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笔尖的舞蹈.[M].许多余;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80后世代的文化场域与媒介空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
:46
-50
[3]
后青春期:再论“80后”文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2)
:43
-52
[4]
审美乌托邦的救赎之路——关于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的症候性阅读
[J].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刘俊峰
.
小说评论,
2012,
(01)
:133
-136
[5]
Heterotopia:“差异地点”还是“异托邦”?——兼论福柯的空间权力思想
[J].
赵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
赵福生
.
理论探讨,
2010,
(01)
:45
-49
[6]
韩寒《光荣日》的“异在”声音——从文学“80后”到文化“80后”
[J].
田忠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
田忠辉
.
小说评论,
2009,
(04)
:68
-70
[7]
心灵生存空间的自我解构——由郭敬明《幻城》看“80后”写作
[J].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
刘俊峰
.
小说评论,
2009,
(04)
:71
-73
[8]
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行福
.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03)
:11
-16
[9]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伦理与哲学省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守祥
.
伦理学研究,
2007,
(03)
:20
-25
[10]
另类空间
[J].
M.福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M.福柯
;
王喆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喆法
.
世界哲学,
2006,
(06)
:52
-57
←
1
→
共 10 条
[1]
笔尖的舞蹈.[M].许多余;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80后世代的文化场域与媒介空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
:46
-50
[3]
后青春期:再论“80后”文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冰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2)
:43
-52
[4]
审美乌托邦的救赎之路——关于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的症候性阅读
[J].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刘俊峰
.
小说评论,
2012,
(01)
:133
-136
[5]
Heterotopia:“差异地点”还是“异托邦”?——兼论福柯的空间权力思想
[J].
赵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
赵福生
.
理论探讨,
2010,
(01)
:45
-49
[6]
韩寒《光荣日》的“异在”声音——从文学“80后”到文化“80后”
[J].
田忠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
田忠辉
.
小说评论,
2009,
(04)
:68
-70
[7]
心灵生存空间的自我解构——由郭敬明《幻城》看“80后”写作
[J].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
刘俊峰
.
小说评论,
2009,
(04)
:71
-73
[8]
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行福
.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03)
:11
-16
[9]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伦理与哲学省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守祥
.
伦理学研究,
2007,
(03)
:20
-25
[10]
另类空间
[J].
M.福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M.福柯
;
王喆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喆法
.
世界哲学,
2006,
(06)
:52
-5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