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8
作者
赵鹏祥
徐国策
王鸿哲
刘广全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陕北; 农牧交错带; 立地类型划分;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 数量化理论Ⅰ;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10.007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基于GIS对陕北农牧交错带的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陕北农牧交错带的植被恢复和营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并结合GIS技术,以陕北吴起县周湾镇和长城乡为例,以土壤含水量为指标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得出了立地类型分布图,并计算了各立地类型的面积,同时编制了各立地类型的适生树种表。【结果】水分是制约陕北农牧交错带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影响土壤水分的因子按大小依次为坡向、坡位和坡度。【结论】水分条件最好的立地类型主要集中在沟底和坡度较缓的阴坡,该处土地质量较好,植被容易恢复;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类型主要在坡的下部,植被可恢复;坡的上部植被较难恢复,尤其是阳坡;陡坡水分限制较严重,建议自然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ArcGIS环境下DEM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J].
孙庆艳 ;
余新晓 ;
胡淑萍 ;
肖洋 ;
李金海 ;
武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S2) (S2) :144-147
[2]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J].
陈杰 ;
刘文兆 ;
张勋昌 ;
张北赢 ;
王兵 ;
杨玉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97-104+112
[3]   延安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J].
卓静 ;
邓凤东 ;
刘安麟 ;
周辉 ;
赵青兰 .
气象科技, 2008, (02) :219-222+263
[4]   基于DEM数据的地形分析研究与实现 [J].
全晓萍 ;
宋志勇 .
科技信息, 2007, (28) :349-349
[5]   利用GIS技术进行山东省立地类型划分 [J].
刘献伦 ;
王迎 ;
赵登超 ;
魏树强 ;
张兴广 ;
侯立群 .
山东林业科技, 2007, (04) :7-10
[6]   基于GIS的晋西王家沟小流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 [J].
樊良新 ;
刘悦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3) :184-188
[7]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J].
杨云贵 ;
常庆瑞 ;
陈涛 ;
刘京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3) :121-125+129
[8]   基于RS与GIS的森林立地分类研究 [J].
张雅梅 ;
何瑞珍 ;
安裕伦 ;
郭宝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4) :147-152
[9]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J].
毕华兴 ;
谭秀英 ;
李笑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49-53
[10]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 [J].
李雪莲 ;
郑芬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 (02)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