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刺槐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夏阳
梁慧敏
陈受宜
孙仲序
王太明
李小玉
付玲玲
黄剑
燕丽萍
刘德玺
不详
机构
[1]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济南
[5] 济南
[6] 北京
[7] 泰安
[8] 济南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学院
[9] 农学院
[10] 兰州
[11] 济南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农杆菌;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nn)介导法,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入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结果表明,以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液体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活化农杆菌、转化培养基中2 0 mg·L-1乙酰丁香酮、菌液浓度OD600值0.3-0.7、预培养1~2d、浸染4~8 min、共培养4~8 d、延迟1 5 d选择的条件下,4 00 mg·L-1头孢霉素可有效抑制农杆菌,卡那霉素为5 0 mg·L-1时愈伤组织上芽的白化率达97.3%。经PCR和PCR-Southecn检测,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植株基因组DNA中;转化植株丛生芽生长的NaCl相对抗性提高了2‰~3‰。
引用
收藏
页码:1208 / 1211+1255 +12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选择和消毒研究 [J].
郭军战 ;
舒庆艳 ;
王丽玲 ;
刘志勤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1) :15-18
[2]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化小麦及其表达 [J].
郭北海 ;
张艳敏 ;
李洪杰 ;
杜立群 ;
李银心 ;
张劲松 ;
陈受宜 ;
朱至清 .
植物学报, 2000, (03) :279-283
[3]   刺槐宽叶和四倍体无性系的组织培养 [J].
王树芝 ;
田砚亭 ;
罗晓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3) :204-205
[4]   耐盐性Imt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J].
董云洲 ;
沈波 ;
StefanHohmann ;
HansBohnert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51-56
[5]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J].
刘凤华 ;
郭岩 ;
谷冬梅 ;
肖岗 ;
陈正华 ;
陈受宜 .
遗传学报, 1997, (01) :56-60
[6]  
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王关林,方宏筠主编, 1998
[7]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J].
Igasaki, T ;
Mohri, T ;
Ichikawa, H ;
Shinohara, K .
PLANT CELL REPORTS, 2000, 19 (05) :448-453
[8]  
Transgenic almond (Prunus dulcis Mill.) plants obtained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leaf explants[J] . C. M. Miguel,M. M. Oliveira.Plant Cell Reports . 1999 (5)
[9]   EXPRESSION OF THE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IN BARLEY IN RESPONSE TO OSMOTIC-STRESS AND ABSCISIC-ACID [J].
ISHITANI, M ;
NAKAMURA, T ;
HAN, SY ;
TAKABE, T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5, 27 (02) :307-315
[10]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ifferentially affect vir gene induction in different Agrobacterium strains. Role of the VirA sensor protein[J]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9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