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植被特征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崔徐甲 [1 ]
董治宝 [1 ,2 ]
逯军峰 [2 ]
王蒙 [2 ]
李继彦 [2 ]
罗万银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高大沙山; 生物多样性; 地貌形态; 巴丹吉林沙漠;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5.006
中图分类号
Q948.2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伊和吉格德湖高大沙山区野外植被考察,研究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分析了该地区植被—沙山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种类较少,以旱生物种为主,植被群落分布的垂直特征及差异明显。该区植物种共计6科9属9种,沿沙山上部至底部依次为:草本群落—灌木群落—草本或半灌木群落。沙多分布在背风坡,碟果虫实及白莎蒿多分布在迎风坡。总体群落多样性测度结果,沙山两坡中部多样性指数高,背风坡上部及迎风坡中部均匀度指数高。分层次群落多样性测度结果,由于草本种类单一,草本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差别不大,迎风坡中部灌木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高大沙山植被群落特征受整体沙山地貌形态影响,迎风坡植被分布及多样性变化特征与沙山第1和第2序列地貌形态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更为广泛的沙漠发育时期,沙山表面稀疏的植被通过影响输沙率进而拦截沙粒,在维持沙山高度方面具有更为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关于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成机制的初步看法 [J].
郭永海 ;
王海龙 ;
董建楠 ;
刘淑芬 ;
李亚伟 ;
季瑞利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2) :276-282
[2]   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J].
钱广强 ;
董治宝 ;
罗万银 ;
张正偲 ;
肖生春 ;
赵爱国 .
中国沙漠, 2011, 31 (06) :1357-1364
[3]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化学特征 [J].
邵天杰 ;
赵景波 ;
董治宝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662-672
[4]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沙层含水量与水分来源探讨 [J].
赵景波 ;
邵天杰 ;
侯雨乐 ;
吕晓虎 ;
董治宝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4) :694-702
[5]   巴丹吉林典型高大沙山粒度分布规律研究 [J].
邵天杰 ;
赵景波 ;
李恩菊 ;
董治宝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790-795
[6]   关于重要值计算方法的若干问题 [J].
王育松 ;
上官铁梁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 (02) :312-316
[7]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与沙山形成机理研究 [J].
陈建生 ;
赵霞 ;
盛雪芬 ;
董海洲 ;
饶文波 ;
苏治国 .
科学通报, 2006, (23) :2789-2796
[8]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成演化初步探讨 [J].
张伟民 ;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5, (02) :139-144
[9]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成因的粒度分析和热发光测年新证据(英文) [J].
Steffen Mischke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79-97
[10]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J].
邱新法 ;
曾燕 ;
缪启龙 .
地理学报, 2001, (03) :3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