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凹陷隐蔽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黄传炎 [1 ]
廖远涛 [1 ]
张青 [2 ]
刘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板桥凹陷; 隐蔽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板桥凹陷内断陷结构发育完善,具有凹深、坡广、断裂多、不整合面多的地质结构,并且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砂体。在对各类型砂体与构造地质相匹配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多种隐蔽油气藏类型,对该地区隐蔽油气藏归纳为3类6种:砂体尖灭油气藏、孤立砂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斜坡带地层超覆油气藏、古地貌油气藏、复合型油气藏,并对各类隐蔽油气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5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海海域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层序地层学特征 [J].
项华 ;
徐长贵 .
石油学报, 2006, (02) :11-15
[2]   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与应用初探 [J].
吴东胜 ;
扬申谷 ;
刘少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118-123
[3]   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研究 [J].
吴东胜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4) :16-19+6
[4]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张杰 ;
邱楠生 ;
韦阿娟 ;
王昕 ;
郝立华 ;
段健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35+89
[5]   济阳坳陷透镜状砂岩成藏模拟实验 [J].
姜振学 ;
陈冬霞 ;
苗胜 ;
曾溅辉 ;
邱楠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23-227
[6]   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 [J].
邱楠生 ;
万晓龙 ;
金之钧 ;
曾溅辉 ;
张善文 ;
姜振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48-52
[7]   岩性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丕龙 ;
陈冬霞 ;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3+5
[8]   大港油田板桥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探讨 [J].
程远忠 ;
陈振银 ;
李国江 ;
徐永梅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2) :80-82+0
[9]   千米桥潜山构造油气藏成藏分析 [J].
姜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14-16+110
[10]  
江汉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中国石油地质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