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学习者知识流动特征与交互水平关系研究

被引:17
作者
田浩 [1 ]
陈丽
黄洛颖
王瑞雪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联通型慕课; 联通主义; 知识流动; 社会网络; 交互水平; CIE框架; 在线学习;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20.08.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互联网+教育"呈现出新的知识观,联通主义作为其本体论基础,认为知识是不断流动的,且知识流通是学习的目的。知识流动可以激发有效交互,而深层次交互也可以促进知识流动管道的形成。本研究基于我国第一门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以cMOOC平台中学习者生成的文本作为数据来源,从广度、强度、速度和均度四个方面构建了知识流动表征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关键词提取技术,分别探究知识流动结构和知识流动内容对交互水平的解释力。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知识流动广度和强度与交互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知识流动速度与交互水平无显著相关;集中式发帖行为不利于达成良好的交互水平;寻径交互和意会交互的达成更取决于知识流动结构,而创生交互则更取决于知识流动内容。本研究通过对知识流动进行量化表征,论证了"管道"和"管道中的内容"与联通主义交互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低层次交互中"管道"更为重要,而在高层次交互中"管道中的内容"作用则更加显著。该论断为解释联通主义本体论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76 +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社会性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水平研究.[D].钱文君.江苏师范大学.2018, 08
[2]  
信息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哲学思考.[D].蒋益.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01
[3]   基于扎根理论的cMOOC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 [J].
吴斓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40 (12) :1-11+92
[4]   cMOOC微信群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影响 [J].
王慧敏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11) :15-23+92
[5]   联通主义学习中个体网络地位与其概念网络特征的关系探究——基于cMOOC第1期课程部分交互内容的分析 [J].
徐亚倩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10) :9-19+51+92
[6]   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 [J].
王志军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08) :1-9+26+92
[7]   新时代信息化进程中教育研究问题域框架 [J].
陈丽 ;
郭玉娟 ;
王怀波 ;
郑勤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 (01) :40-46+87
[8]   多任务环节的团队合作知识流动网络研究 [J].
赵健宇 ;
李柏洲 ;
袭希 ;
苏屹 .
管理工程学报, 2016, 30 (01) :61-71
[9]   联通主义学习中教学交互研究的价值与关键问题 [J].
王志军 ;
陈丽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5) :47-54
[1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J].
王志军 ;
陈丽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5)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