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被引:62
作者
葛兆帅
杨达源
李徐生
任朝霞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徐州
[4] 南京
关键词
晚更新世晚期; 长江上游; 古洪水; 深槽; 平流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主要的古洪水记录有 :1)三峡深槽的蚀积变化 ;2 )长江阶地粗粒沉积 ;3)长江的泛滥沉积 ;4 )长江的古洪水平流沉积。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类型古洪水记录的精度有较大的差别。古洪水记录显示 ,晚更新世晚期的 4 0~ 30kaB .P .,长江上游大洪水比 30kaB .P .以来的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得多 ;全新世以来 ,以 3983aB .P .前后的大洪水为相对最大 ;公元 1870年大洪水为 30 0 0aB .P .以来最大洪水 ;近百年来的实测洪水以公元 1981年洪水为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55 / 5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三峡深槽沉积的研究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任黎秀 ;
张建新 ;
葛兆帅 ;
王爱军 ;
陈可锋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01-505+602
[2]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J].
姜彤 ;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7-284
[3]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 施雅风,于革.第四纪研究. 2003(01)
[4]   MIS3晚期典型阶段气候模拟的初步研究 [J].
于革 ;
赖格英 ;
刘健 ;
施雅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12-24
[5]   长江三峡坝区河谷深槽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柯贤坤 ;
周旅复 ;
陈德基 ;
杨天民 ;
薛果夫 .
地理学报, 2002, (05) :547-552
[6]   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J].
施雅风 ;
贾玉连 ;
于革 ;
杨达源 ;
范云崎 ;
李世杰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2002, (01) :1-11
[7]   40~30kaBP期间高湖面稳定存在时青藏高原西南部封闭流域的古降水量研究 [J].
贾玉连 ;
施雅风 ;
曹建廷 ;
范云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3) :346-351
[8]   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资料的比较 [J].
杨保 ;
康兴成 ;
施雅风 .
地理科学, 2000, (05) :397-402
[9]  
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比较[J]. 施雅风,姚檀栋,杨保.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S1)
[10]   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J].
施雅风 ;
刘晓东 ;
李炳元 ;
姚檀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4) :147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