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57
作者
熊探宇 [1 ,2 ]
姚鑫 [1 ,2 ]
张永双 [1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活动速率; 地震活动; 地震危险性; 地表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西南山区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大型地震断裂。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述了鲜水河断裂带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质及强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以惠远寺为界可分为两段,进一步可细分为八段;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性质;整条断裂现今走滑活动速率约为10mm/a左右,垂向变形在2mm/a以内;其中断裂带北西段活动速率为10~20mm/a,南东段则小于10mm/a,一般为5mm/a左右;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性北西段明显高于南东段,强震迁移呈明显的跳跃式特征并具有原地复发性质;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与玉树地震所报道的地表破裂特征一致;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具很多不确定因素,研究程度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1]  
鲜水河全新世断裂带的分段性、几何特征及其地震构造意义[J]. 闻学泽,C.R.Allen,罗灼礼,钱洪,周华伟,黄伟师.地震学报. 1989(04)
[32]   鲜水河断裂带上潜在震源区的地质学判定 [J].
钱洪 .
四川地震, 1988, (02) :20-28
[33]   全新世以来鲜水河断裂的活动特征 [J].
钱洪 ;
C.R.艾伦 ;
罗灼礼 ;
闻学泽 ;
周华伟 ;
黄伟师 .
中国地震, 1988, (02) :11-20
[34]   鲜水河断裂与圣安德列斯断层的地震地质对比研究 [J].
罗灼礼 ;
钱洪 ;
闻学泽 .
四川地震, 1987, (04) :1-10+20
[35]   道孚6.9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条件分析 [J].
唐荣昌 ;
钱洪 ;
张文甫 ;
张成贵 ;
曹杨国 ;
刘盛利 .
地震地质, 1984, (02) :33-40+83
[36]   鲜水河断裂反“多”字型地裂缝带的成因机制 [J].
钱洪 .
地震地质, 1983, (03) :75-79+83
[37]   1973年炉霍7.9级地震的地裂缝特征及地震成因的初步探讨 [J].
唐荣昌 ;
文德华 ;
邓天岗 ;
黄圣睦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1) :18-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