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不同土壤和作物灌溉量的无机碳淋溶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陆晴 [1 ,2 ]
王玉刚 [1 ]
李彦 [1 ]
唐立松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无机碳; 淋溶; 耕地土; 混合土; 原生荒漠土;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3.01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讨干旱区作物灌溉对盐碱土无机碳传输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含盐量的土壤,即耕地土(F)、混合土(C)和原生荒漠土(D),分别种植水稻(R)和棉花(C),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淋溶实验,并定期收取且分析土壤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无机碳(DIC)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处理无机碳的淋溶主要集中在秧苗分蘖期和幼穗发育期,而棉花处理则集中在花铃期和吐絮期;(2)不同含盐量土壤在同一灌溉量下,土壤含盐量越高,其淋溶过程得到的无机碳总量越大,最高约为8.4 g·m-2·a-1,最低仅约0.7 g·m-2·a-1;(3)同种土壤不同灌溉量,其水稻高于棉花,高出值范围为2.9~4.1 g·m-2·a-1;种植作物处理得到的无机碳总量均大于其相应对照处理的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盐含量及作物灌溉量对土壤无机碳淋溶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J].
许文强 ;
陈曦 ;
罗格平 ;
蔺卿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4) :614-620
[2]   天山北麓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 [J].
张杰 ;
潘晓玲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1) :78-86
[3]   沙漠化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及碳平衡的影响 [J].
赵哈林 ;
李玉强 ;
周瑞莲 .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809-816
[4]   梭梭对降水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理、个体与群落水平碳水平衡的整合研究 [J].
李彦 ;
许皓 .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313-323
[5]   水分淋洗下菜园土壤各形态锌的迁移转化特征 [J].
于素华 ;
杨守祥 ;
刘春生 ;
刘方春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31-34+39
[6]   川中丘陵区水稻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J].
韩广轩 ;
朱波 ;
江长胜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3) :450-456
[7]   草甸湿地土壤溶解有机碳淋溶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J].
杨继松 ;
刘景双 ;
于君宝 ;
王金达 ;
周旺明 ;
秦胜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113-117
[8]   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其气候特征 [J].
孙洪波 ;
王让会 ;
张慧芝 ;
黄俊芳 ;
赵振勇 .
干旱区地理, 2005, (02) :199-204
[9]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 [J].
汪业勖 ;
赵士洞 ;
牛栋 .
生态学杂志, 1999, (05) :29-35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