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

被引:32
作者
王让虎 [1 ,2 ]
张树文 [2 ]
蒲罗曼 [1 ,2 ]
李飞 [1 ,2 ]
王晴 [1 ,2 ]
陈单 [1 ,2 ]
杨久春 [2 ]
常丽萍 [2 ]
卜坤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 GDEM; 均值变点分析; 最佳统计单元; 中国东北;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180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是宏观尺度上比较适宜的地形分析指标,而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大小是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基于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依次提取n×n(n=2,3,4,……,198,199,200)网格下的地形起伏度,然后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计算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最后将东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可以实现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自动化运行;2)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得检测出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网格面积拟合曲线上由陡变缓的拐点,利用该方法得到基于ASTER GDEM提取中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62km2;3)东北地区整体起伏不大,以小起伏和微起伏为主,山地多为中小起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应用累积和分析算法的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确定 [J].
王志恒 ;
胡卓玮 ;
赵文吉 ;
宫辉力 ;
邓金宪 ;
国巧真 .
测绘科学, 2014, (06) :59-64
[2]   基于SRTM DEM数据的三峡库区地貌类型自动划分 [J].
常直杨 ;
王建 ;
白世彪 ;
张志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12) :1665-1670
[3]   基于SRTM DEM数据的中国地形起伏度分析研究 [J].
陈学兄 ;
常庆瑞 ;
郭碧云 ;
张小军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04) :670-678
[4]   地势起伏度对三峡库区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J].
于慧 ;
邓伟 ;
刘邵权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6) :686-690
[5]   采用ArcGIS平台的地势起伏度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J].
王康 ;
何俊仕 ;
于德浩 ;
龙凡 ;
李霞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2 (02) :63-67
[6]   基于DEM的中国地形起伏度适宜计算尺度研究 [J].
张伟 ;
李爱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04) :8-12
[7]   基于ASTER GDEM数据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 [J].
张学儒 ;
官冬杰 ;
牟凤云 ;
陈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28 (03) :11-14
[8]   基于变点分析法提取地势起伏度——以青藏高原为例 [J].
韩海辉 ;
高婷 ;
易欢 ;
杨敏 ;
阎晓娟 ;
任广利 ;
杨军录 .
地理科学, 2012, 32 (01) :101-104
[9]   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研究 [J].
张锦明 ;
游雄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1, 28 (05) :369-373
[10]   基于DEM数据分割的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自动识别研究 [J].
曹伟超 ;
陶和平 ;
孔博 ;
刘斌涛 ;
孙玉莲 .
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3)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