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菌种空间变异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翁曼丽
李金国
高红玉
李沐阳
王培生
蒋兴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微重力,突变频率,航空航天环境,空间幅射,大肠杆菌;
D O I
10.16289/j.cnki.1002-0837.1998.04.003
中图分类号
R852.7 [辐射影响及防护];
学科分类号
082504 ;
摘要
为研究微生物菌种在空间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在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上,搭载了适用于突变研究的大肠杆菌菌株CSH108、A3和A2,使用了三种搭载方式。卫星返回后,测定了菌种的存活及产生的lacI-突变和Arg+回复突变的频率。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空间条件下是可以存活的;经小生物舱搭载的A3菌株产生的lacI-突变体的频率是地面对照的67倍;铅罐中搭载的CSH108菌株产生的Arg+的回复突变频率是地面对照的10倍左右,而且回复体中无义抑制基因的突变频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空间条件有可能显著地提高微生物中某些基因的突变频率,空间诱变可望成为获得微生物优良菌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用于小型生物舱的新型供氧方法研究 [J].
李向高,陈湄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6, (05) :377-380
[2]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J].
王希季,林华宝,苏连凤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1995, (04) :29-36+59
[3]  
分子遗传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孙乃恩等编著, 1996
[4]  
太空放射生物学[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美)杨垂绪,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