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31
作者
徐旭 [1 ]
曹小曙 [2 ]
闫小培 [2 ]
机构
[1]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穗港城市走廊; 潜在通达性; 空间格局; 最短时间距离;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未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在对广州至香港之间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现状通达性数据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其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进行预测分析。由此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陆路网络潜在通达性呈现出同心环状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其潜在通达性水平以环心为最优,逐渐往外层递减;两种指标换算成通达性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利用未来人口数作为加权因子之后,走廊南部在整个网络的通达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走廊北部的通达性地位却受到了削弱;穗港走廊潜在通达性空间格局比现状更加收敛,整体通达性水平得到提升,初始通达性水平越低的地方,提升的幅度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2]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3]   珠江三角洲城际间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3, (01)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