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21
作者
刘金花 [1 ]
李向 [1 ]
郑新奇 [2 ]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多尺度评价; 空间测算;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济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图斑为评价单元,从图斑、区县、市域尺度,构建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济南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多尺度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并在乡镇尺度上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其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承载力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济南市章丘区、商河县东南部和济阳区北部,承载力较低地区多分布在历下区、市中区北部、槐荫区东部。(2)各子系统差异明显,资源子系统处于较高水平,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子系统处于中等水平,且各县区差异较大。(3)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各子系统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值集簇区、低值萧索区空间集聚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J].
温亮 ;
游珍 ;
林裕梅 ;
王秀芬 ;
陈金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03) :1-6
[22]   安徽省宁国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周伟 ;
郑娟尔 ;
袁国华 .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6) :45-51
[23]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J].
黄敬军 ;
姜素 ;
张丽 ;
魏永耀 ;
缪世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204-208
[24]   基于多尺度空间单元的省域可持续发展功能区划——以云南省129个县区为例 [J].
高庆彦 ;
潘玉君 ;
朱海燕 ;
张梅芬 ;
童彦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14-20
[25]   中原地区多尺度城乡收入的时空分异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131-148
[2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李高伟 ;
韩美 ;
刘莉 ;
赵小萱 ;
于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3) :139-142
[27]   京津冀区域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2012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 [J].
祝尔娟 ;
齐子翔 ;
毛文富 .
生态经济, 2014, 30 (02) :57-61
[28]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评述 [J].
高湘昀 ;
安海忠 ;
刘红红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6) :116-120
[29]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J].
熊建新 ;
陈端吕 ;
谢雪梅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138-142
[30]   基于宏微观尺度的三江平原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 [J].
任守德 ;
付强 ;
王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