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5日强雨雪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作用

被引:27
作者
易笑园 [1 ,2 ]
李泽椿 [3 ]
陈涛 [3 ]
李云 [1 ,4 ]
吕胜辉 [5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天津市气象台
[3] 国家气象中心
[4]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5] 天津民航交管中心
关键词
强雨雪; 江淮气旋; 干冷空气; 卫星和雷达资料; 等熵位涡;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9.02.01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FY-2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观测站常规资料及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红外云图云顶亮温TBB、等熵位涡IPV、水汽通量、位温θ、相对湿度及风场等物理参量对北方晚冬一次强雨雪过程的水汽来源和干冷空气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气旋为强雨雪的产生提供充沛的水汽,而干冷空气则在不同高度、不同路径活动,扮演着多种角色。对流层低层干冷空气作为"冷垫"锲入暖湿气流中,促进锋生和暖湿空气的抬升、凝结;对流层上层具有高位涡的干冷空气沿320 K等熵面(等位温面)自高纬冲下,给江淮气旋的加强、维持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同时等熵正位涡高值区(IPV≥10-6m2.s-1.K.kg-1)和相对湿度小于等于45%的干区与红外云图暗区(TBB≥-32℃)对应得非常吻合,这说明利用卫星资料来追踪高位涡轨迹的可行性。云头部次冷输送带干冷空气在2~3 km高度卷入、叠加在暖湿层上,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造成渤海西岸局部大到暴雪天气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与梅雨锋上低涡降水相伴的干侵入研究 [J].
姚秀萍 ;
吴国雄 ;
赵兵科 ;
于玉斌 ;
杨贵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3) :417-428
[2]   “强降水和黄海气旋”中的干侵入分析 [J].
杨贵名 ;
毛冬艳 ;
姚秀萍 .
高原气象, 2006, (01) :16-28
[3]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的结构特征 [J].
张迎新 ;
张守保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107-113
[4]   2003年梅雨期干冷空气的活动及其对梅雨降水的作用 [J].
姚秀萍 ;
于玉斌 .
大气科学, 2005, (06) :131-143
[5]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J].
王迎春 ;
钱婷婷 ;
郑永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58-65
[6]   干侵入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J].
于玉斌 ;
姚秀萍 .
气象学报, 2003, (06) :769-778
[7]   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J].
盛春岩 ;
杨晓霞 .
气象, 2002, (03) :33-37
[8]   1998年华南大暴雨冷空气活动的位涡场分析 [J].
袁佳双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1) :92-98
[9]   等熵位涡图的性质及其在动力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J].
赵其庚 .
气象, 1991, (06) :3-11
[10]  
中尺度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寿绍文,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