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49
作者
姚建军
陈孟晋
华爱刚
高哲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震旦系; 含油气系统; 古油藏; 气藏; 继承性运移; 川中古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为四川盆地中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含油气系统属多源多期成藏的复合含油气系统 ,烃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腐泥型暗色泥岩 ,其次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暗色藻白云岩和页岩 ;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是以灯影组四段、三段为储集层和以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为盖层的组合 ,其次是灯影组三段中部的白云岩段储盖组合。灯三段烃源岩在奥陶纪末—志留纪进入大量生烃期 ,生成的液态烃在古隆起顶部形成古油藏 ,志留纪末的抬升终止了第一期成烃作用 ,晚二叠世以来进入二次生烃期 ;三叠纪—中侏罗世 ,筇竹寺组烃源岩进入主要生烃期 ,在古隆起顶部灯影组风化壳形成古油气藏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筇竹寺组烃源岩处于生气高峰期 ,古油气藏的液态烃热裂解成气态烃 ,这些气态烃聚集形成现今的气藏。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储盖和保存条件较好 ,高石梯—磨溪潜伏构造带及华蓥山构造带是有利勘探区。图 4表 2参 7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彭红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6-28
[2]   含油气系统术语、研究流程与核心内容之我见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范土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7
[3]   渝东石柱地区聚气系统研究 [J].
李爱国 ;
汪福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20-22+15
[4]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技术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池英柳 ;
雷振宇 ;
瞿辉 .
石油学报, 2001, (01) :6-13+8
[5]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勘探家, 2000, (03) :1-11+5
[6]   对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古隆起的新认识 [J].
宋文海 .
天然气工业, 1987, (03) :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