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

被引:59
作者
王德志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劳动权; 劳动职业自由; 营业自由;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目前,法学界对于劳动权的研究大多是从劳动法的角度展开的,从宪法角度所进行的劳动权研究大多也是在用我国劳动法第3条的内容解读我国宪法第42条劳动权的含义,陷入了"以劳动法解释宪法"的方法论误区。笔者认为,对于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应当立基于"以宪法解释宪法"的原则上,从宪法文本以及宪法变迁中探求宪法劳动权的内涵。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几部宪法文本中,我国宪法劳动权的规范表述形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宪法变迁,主要是所有制结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却赋予宪法劳动权和劳动的概念以全新的含义,并使职业自由成为我国宪法劳动权存在和运行的主要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9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什么是劳动 [J].
王江松 .
中国工人, 2010, (10) :16-20
[3]  
论宪法上的劳动权[J]. 郑贤君,韩冬冬.金陵法律评论. 2009(01)
[4]   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 [J].
王锴 .
法学家, 2008, (04) :56-64+32
[5]   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 [J].
秦国荣 .
江苏社会科学, 2008, (03) :88-93
[6]   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 [J].
徐钢 ;
方立新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49-58
[7]   财富、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依据 [J].
李明章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02) :51-55
[8]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 [J].
邓先宏 ;
傅军胜 ;
毛立言 .
经济研究, 2002, (05) :3-12+92
[9]   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1, (12) :33-40+91
[10]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及政策研讨会综述 [J].
香伶 .
经济学动态, 1998, (04)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