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氮肥减施效应

被引:39
作者
怀燕 [1 ]
陈照明 [2 ]
张耿苗 [3 ]
姜铭北 [4 ]
许剑锋 [1 ]
王强 [2 ]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科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3] 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 淳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土肥站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侧深施肥; 氮肥减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N0)、常规施肥(CF)、复合肥侧深施(90%CFD)、缓释肥撒施(80%CRF)和缓释肥侧深施(80%CRFD)。结果表明:与CF相比,90%CFD、80%CRF与80%CRFD处理水稻氮素投入虽然分别减少10%和20%,但早稻和单季晚稻产量差异都不显著;80%CRFD处理相较于80%CRF处理显著提高了单季晚稻产量。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早稻和单季晚稻生长期间稻田氨挥发总量分别在12.45~18.50 kg/hm2和18.75~26.23kg/hm2之间,都显著低于CF处理;氨挥发率分别为9.3%~12.6%和10.4%~12.9%,比CF处理分别降低了2.0~5.3和2.4~4.9百分点。80%CRFD处理在早稻和单季晚稻上的氨挥发损失都显著低于80%CRF处理。早稻试验中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为35.6%~46.9%,比CF处理增加了4.0~15.3百分点;90%CFD和80%CRFD处理的单季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显著高于CF处理,但80%CRF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C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早稻生产中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或撒施,都能实现氮肥减施稳产的目标,单季晚稻生产中则适宜采用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或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的施肥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对单季稻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J].
王强 ;
姜丽娜 ;
潘建清 ;
李建强 ;
马军伟 ;
叶静 ;
邹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 (20) :3951-3960
[2]   根区一次施氮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和原理 [J].
刘晓伟 ;
陈小琴 ;
王火焰 ;
卢殿君 ;
周健民 ;
陈照明 ;
朱德进 .
土壤, 2017, 49 (05) :868-875
[3]   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J].
朱坚 ;
纪雄辉 ;
田发祥 ;
吴家梅 ;
刘昭兵 ;
彭华 ;
柳赛花 ;
官迪 ;
谢运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07) :1425-1433
[4]  
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J].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薛利红,范立慧,杨林章.环境科学. 2017(12)
[5]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J].
谢立勇 ;
许婧 ;
郭李萍 ;
徐玉秀 ;
孙雪 ;
赵洪亮 ;
郭飞 ;
赵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07) :958-967
[6]   不同氮肥及施用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木 ;
唐拴虎 ;
逄玉万 ;
易琼 ;
黄旭 ;
黄巧义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02) :69-75
[7]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J].
刘兆辉 ;
薄录吉 ;
李彦 ;
孙明 ;
仲子文 ;
张英鹏 ;
井永苹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04) :1-8
[8]   近10年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析 [J].
于飞 ;
施卫明 .
土壤学报, 2015, 52 (06) :1311-1324
[9]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J].
李艳 ;
唐良梁 ;
陈义 ;
吴春艳 ;
唐旭 ;
计小江 .
土壤通报, 2015, 46 (02) :392-397
[10]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J].
赵宏伟 ;
沙汉景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45 (02) :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