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制概念及特征探讨

被引:23
作者
邹健
机构
[1] 中央党校
关键词
问责制; 问责关系; 异体问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问责制,就是关于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追究没有履行好分内之事的公共权力行使者,使其承担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或法律责任,接受谴责、处罚等消极后果的所有办法、条例等制度的总称。问责制的特点主要有:“问责”、“问责制”这些词是新鲜的,但实质上不是新鲜事物;问责制的出现具有应急性,但已向“长效型”问责制转化;问责制包括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但重点是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追究机制;问责制涵盖多元被问责主体,但重点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问责制以同体问责居多,但以异体问责为主流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M].[英国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2,
[3]  
法的时代精神.[M].郭道晖著;.湖南出版社.1997,
[4]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5]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6]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3,
[7]   关于问责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J].
渝纪法 .
探索, 2005, (04) :82-84+168
[8]   关于行政问责制的探讨 [J].
钟毓宁 ;
张七一 ;
夏述云 .
党政干部论坛, 2005, (01) :21-22
[9]   问责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 [J].
梁妍慧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09) :7-9
[10]   论行政问责制 [J].
周仲秋 .
社会科学家, 2004, (03) :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