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素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张雅林
周越
张志勇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2]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陕西杨陵
[4] 江苏镇江
[5] 郑州
关键词
斑蝥素; 粘虫; 小菜蛾; 中肠; 毒理机制;
D O I
10.16380/j.kcxb.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 .的幼虫经斑蝥素处理后 ,中肠组织发生明显的病变。粘虫幼虫中肠柱状细胞微绒毛脱落 ,杯状细胞变大 ,质膜消失 ;线粒体不规则肿胀 ,内嵴排列紊乱、溶解、断裂 ;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 ,核糖体脱落 ;细胞核肿胀 ,染色质浓缩 ,偏移。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病变更为明显。表明斑蝥素主要作用于中肠的膜系统 ,为进一步探讨其毒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苦皮藤素V对东方粘虫中肠细胞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刘惠霞 ;
董育新 ;
吴文君 .
昆虫学报, 1998, (03) :3-5
[2]   斑蝥素对菜蛾的毒杀作用研究初报 [J].
张志勇 ;
袁锋 ;
张兴 ;
李朝红 .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02) :166-170
[3]   苏芸金杆菌感染粘虫后中肠组织学病变的研究 [J].
王程 ;
沙槎云 .
昆虫学报, 1991, (01) :50-53+133
[4]   斑蝥素中毒后粘虫的组织病理变化 [J].
卢宝廉 .
昆虫学报, 1964, (06) :824-834
[5]  
昆虫生理生化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荫长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