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王文明,文宏灿,袁国良
不详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45CC),杂交早稻,产量性状,胞质负效应,差异,数量性状(45CG),早稻(49EF);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4.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1.31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K型、D型等七种不同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分别与两个早熟恢复系杂交,研究胞质对杂种一代单株稻谷产量、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胞质对这些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胞质对不同性状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多数胞质都有使这些性状变劣的效应,但K型和D型两种胞质对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均不表现负效应,对其他性状的变劣效应也较小。并探明了杂交早稻结实率低的原因是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负效应。可以通过筛选和利用优良胞质来减小或消除胞质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研究的进展 [J].
盛孝邦 ;
李泽炳 .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6) :12-16
[2]   水稻冈型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3) :1-5
[3]   水稻不育胞质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不育系的杂种与正常胞质相似体农艺性状的遗传 [J].
盛孝邦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83, (02) :53-63
[4]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子一代主要性状的影响 [J].
Research Group of Hybrid Rice ;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4) :7-12
[5]   水稻“野败”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14-21
[6]   我国水稻“三系”资源的类型和利用 [J].
罗崇善 .
作物杂志, 1988, (03) :1-4
[7]   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的实践与体会 [J].
张才录 .
湖南农业科学, 1987, (04) :1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