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轮资料重建祁连山东段冷龙岭1848年以来的干湿变化

被引:9
作者
侯迎
王乃昂
张学敏
程弘毅
路俊伟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树轮; 冷龙岭; 干旱; ENSO;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1.01.006
中图分类号
P426.6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青海云杉森林上限采集的树轮样芯,建立3个树轮宽度年表,与气象资料的响应分析发现,上年9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量是冷龙岭上限云杉生长的限制因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重建本区1848年以来的降水量,重建模型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5%,并用交叉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低通滤波序列显示冷龙岭过去近160 a经历了4次干期:1853—1857年,1877—1880年,1919—1931年,1974—1975年和4次湿润期:1869—1872年,1888—1892年,1950—1956年,1970—1972年。通过与祁连山中、西段的干旱序列对比得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祁连山山区东、西降水的低频变化具有一致性。MTM(Multi-taper method of spectrum analysis)周期分析显示冷龙岭降水量存在40 a左右和2~3 a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ENSO循环和东亚季风对冷龙岭降水量有着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