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吴天江 [1 ]
李华斌 [2 ]
刘建东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
关键词
润湿性; 润湿角; 复合驱油效率; 毛细管压力; 低渗透岩石;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5.013
中图分类号
TE357.4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岩心渗透率小于10.0×10-3μm2的条件下改变岩石润湿性开展岩心驱油实验,当润湿接触角分别为6°,46°,84°和164°时,对应水驱采收率平均值分别为6.73%,8.80%,8.17%和2.96%。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幅度随润湿性由强亲油到强亲水变化而逐渐提高,强亲水时比水驱平均提高采收率高10%。实验得出了水相润湿角与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平均值之间呈直线关系。流度比和毛细管压力是低渗透岩心润湿性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岩石孔喉半径越小产生的毛细管压力越大。强亲油性岩石孔壁对原油的强附着力使低界面张力体系不能完全活化残余油,因此驱油效率较低;亲水性增强时驱油效率逐渐提高。应用复合体系活化特低渗透孔隙介质残余油时应考虑岩石的润湿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75+115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油藏岩石润湿性对采收率的影响 [J].
蒋明煊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5, (03) :25-31+82
[12]   化学驱中动态界面张力现象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J].
朱怀江 ;
杨普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74-80+123
[13]   聚合物驱油机理和应用 [J].
王新海 ;
韩大匡 ;
郭尚平 .
石油学报, 1994, (01)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