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

被引:15
作者
陈冬霞
庞雄奇
姜振学
张俊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渤海湾盆地; 松辽盆地;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类型、沉积演化和沉积特征、储集性能与烃源岩生烃潜力等成藏地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与勘探潜力。渤海湾断坳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类型多,资源丰富;松辽盆地断陷结构发育早,坳陷结构发育明显,但该大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大。在对隐蔽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及时空配套史等成藏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对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总结出5类基本成藏模式,包括潜山、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及火山岩等。图3表1参18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坡洼过渡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
    单俊峰
    陈振岩
    回雪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 42 - 45
  • [2]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
    邹才能
    贾承造
    赵文智
    陶士振
    谷志东
    侯启军
    赵占银
    宋立忠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 125 - 130
  • [3] 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中生界火山岩预测技术与勘探效果
    慕德梁
    李成
    柳锦云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 67 - 69
  • [4]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陈志海
    戴勇
    郎兆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 101 - 105
  • [5] 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带与低位扇序列
    隋风贵
    郭玉新
    王宝言
    曹建军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 63 - 67
  • [6] 东营凹陷坨71区块有利储集砂体预测研究
    武军昌
    吴胜和
    高志勇
    傅国友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 6 - 8
  • [7]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陈冬霞
    庞雄奇
    邱楠生
    姜振学
    张俊
    [J]. 地球科学, 2004, (04) : 483 - 488
  • [8]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
    贾承造
    赵文智
    邹才能
    李明
    池英柳
    姚逢昌
    郑晓东
    刘晓
    殷积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 3 - 9
  • [9]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赵文智
    邹才能
    汪泽成
    李建忠
    李明
    牛嘉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 5 - 13
  • [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的现状与展望
    吕炳全
    张彦军
    王红罡
    张玉兰
    [J]. 海洋石油, 2003, (04) :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