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北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岩性圈闭预测

被引:6
作者
胡光明
纪友亮
陈世悦
冯志强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北; 基准面变化; 岩性圈闭; 上倾尖灭砂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北部水系在大庆长垣一带形成大型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发育了大量的下倾尖灭砂体,部分砂体在后期大庆长垣形成过程中被抬升而由下倾变为上倾,形成岩性圈闭.另一方面基准面变化控制了三角洲位置的迁移,从而决定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尖灭部位与大庆长垣背斜北坡的相对位置,二者空间位置的搭配影响到砂体上倾尖灭的形成.另外,三角洲前缘的透镜状砂体的圈闭条件由沉积作用决定,不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预测大庆长垣以北的黑鱼泡凹陷中嫩一二段的透镜状砂体、大庆长垣北坡姚家组透镜状砂体、滨洲线以南的大庆长垣顶部姚家组上倾尖灭砂体、大庆长垣北坡青山口组透镜状砂体和上倾尖灭砂体是比较有利的岩性圈闭.
引用
收藏
页码:1224 / 12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侯贵廷 ;
冯大晨 ;
王文明 ;
杨默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49-53
[2]   断面活动特征及其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J].
鲁兵 ;
陈章明 ;
关德范 ;
石宝珩 ;
刘德建 .
石油学报, 1996, (03) :33-38
[3]   大庆油田断裂特征、成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J].
王荣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6) :1-12
[4]  
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M]. 地质出版社 , 王东坡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