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创伤与记忆:“慰安妇”的私密创伤与公共记忆重构
被引:7
作者:
刘喜涛
[1
,2
]
曹大臣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2]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慰安妇;
私密创伤;
公共记忆;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8.11.022
中图分类号:
K15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60303 ;
030207 ;
摘要:
"二战"结束以来,中日两国围绕"慰安妇"历史问题形成截然不同的认知,不同认知的背后是双方对历史记忆重构的导向不同,形成对同一历史创伤记忆不同的取向性。在"慰安妇"私密创伤进入公共空间过程中,存在历史叙事侧重面不同的趋向,特别是日本在加害与受害双重心理下的创伤记忆形塑过程,成为中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分歧严重的重要方面。在"慰安妇"问题政治共识难以达成的背景下,能否另辟蹊径,从民间交流、媒介传播、雕塑和纪念场馆等公共领域促成创伤记忆的固化,重构公共记忆。通过自下而上的记忆传递,促成日本在国家层面形成共识,进而形成东亚国家及地区关于"慰安妇"的公共记忆,这不失为推动东亚和解、和平的路径选择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