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与“外行”评议

被引:24
作者
王国豫
朱晓林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科学自主性; 社会建构; 多元评价机制; 伦理评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8.001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同行评议作为科研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启蒙运动以来科学自主、自律精神的体现。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经济、政治的融合,学科的分化与交叉,科学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日益彰显,不仅科学活动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科学共同体的范围,科学活动的影响包括其负面影响也已经波及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同行评议的限度凸显,对科学研究的目的、手段和后果的社会伦理评价变得更为重要。文章将在追溯同行评议的理论基础,分析同行评议的限度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建立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尤其是加强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公众在科学技术评议中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21 / 1126+1133 +1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同行评议、研究诚信与科学治理[M]. 人民出版社 , (美) 弗洛德曼, 2012
[12]  
科学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大椿, 2011
[13]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impacts of technology .2 http://www.itas.kit.edu/english/index.php . 2014
[14]   同行评议刍议 [J].
刘明 .
科学学研究, 2003, (06) :574-580
[15]   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分析与治理对策 [J].
周颖 ;
王蒲生 .
科学学研究, 2003, (03) :298-302
[16]   科学进步与同行评议 [J].
吴述尧 .
中国科学基金, 2002, (04) :50-53
[17]   科学计量学与同行评议 [J].
蒋国华 ;
方勇 ;
孙诚 .
中国科技论坛, 1998, (06) :26-29
[18]   科技管理中的同行评议:本质、作用、局限、替代 [J].
郭碧坚 .
科技管理研究, 1995, (04) :8-12
[19]   同行评议制──方法、理论、功能、指标 [J].
郭碧坚 ;
韩宇 .
科学学研究, 1994, (03) :6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