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流转视角的发展转型:自发达地区的一个村观察

被引:5
作者
胡新艳
张日新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规模流转; 契约安排; 村庄; 发展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百岭村由"传统"至"现代"的个案考察,分析农地规模流转、契约安排对村庄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涉农企业进入、推动农地流转是村庄发展转型路径得以运行的外在条件,而以土地流转为起点的"土地—资金—就业"三重契约及其衍生的关系契约是内在制度根源。在"三重契约"安排下,东进公司作为剩余控制权拥有者,有效发挥着"田场企业"效能,推动村庄农业转型,进而带动农民转型,使农民地权主体身份得以强化,职业身份得以转换,并获得了股民身份。另一方面,企业组织根植于农村社区发展,衍生出企业与村民、村组织间一组关系契约,推动了村庄组织转型。百岭村个案能为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提供经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业产业化中的契约演进——从分包制到反租倒包 [J].
吴德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2) :28-34
[2]   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 [J].
徐旭 ;
蒋文华 ;
应风其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2) :36-43
[3]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J].
黄宗智 .
历史研究, 2002, (04) :149-176+191
[4]   慎重对待农地流转 [J].
陈锡文 .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07) :31-31
[5]  
企业所有权论[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亨利·汉斯曼著(HenryHansmann), 2001
[6]  
乡土中国[M]. - 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8
[7]  
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 . Timothy Besle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