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火成岩岩相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8
作者
彭宁 [1 ]
崔秀梅 [1 ]
崔周旗 [1 ]
李欣 [1 ]
刘宁 [2 ]
董雄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火成岩; 岩相; 溢流相; 储层; 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2.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了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3种火成岩,以溢流相为主要类型。根据岩浆活动的相对强弱,将新生代岩浆活动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共3期。其中第1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分布范围最广,主要集中于廊固和霸县凹陷。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安山岩和辉绿岩较少,其储集空间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冀中坳陷多数凹陷的火成岩具有近油源分布的特点,成藏模式可分为同层运聚型、接触变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从成藏条件分析认为霸县凹陷及廊固凹陷的火成岩成藏条件优越。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地震频谱衰减属性在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J].
赵一民 ;
汤达祯 ;
边树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46-48+54+114
[2]   冀中廊固凹陷火成岩对烃源岩及油气生成的影响 [J].
王建 ;
马顺平 ;
韩桂玲 ;
王权 ;
董雄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617-620
[3]   东营凹陷纯化油田西部侵入岩裂缝系统研究 [J].
胡冬亮 ;
吴时国 ;
蒲玉国 ;
刘元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67-69+74+115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制 [J].
吴昌志 ;
顾连兴 ;
任作伟 ;
陈振岩 ;
赵明 ;
邱津 .
地质学报, 2005, (04) :522-530
[5]   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成藏特征分析 [J].
杨贵丽 ;
蒋有录 ;
吕希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24-26+83
[6]   冀中廊固凹陷火成岩成藏条件研究 [J].
梁宏斌 ;
张舒亭 ;
李清 ;
陈永红 ;
孙彤彤 .
特种油气藏, 2003, (01) :82-85+116
[7]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探讨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邱隆伟 ;
王居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10+9
[8]   山东惠民凹陷商741块火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成机理探讨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邱隆伟 .
岩石学报, 1999, (01) :130-137
[9]   松辽盆地梨树——德惠凹陷火成岩初探及与油气关系 [J].
池秋鄂 ;
徐怀大 .
石油学报, 1998, (03) :2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