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银家沟岩浆脉动侵位多金属硫铁矿矿床特征

被引:6
作者
张孝民 [1 ]
乔翠杰 [1 ]
蔡晓荻 [2 ]
张向卫 [1 ]
王温灵 [1 ]
张春红 [1 ]
张元厚 [1 ]
机构
[1] 河南省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关键词
多金属硫铁矿床; 矽卡岩型; 斑岩型; 银家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河南省灵宝市东南部的银家沟多金属硫铁矿床为一个含S、Fe、Mo、Au、Cu、Pb、Zn和Ag多种成矿元素的矿床。通过对与该矿床形成有关的岩体、构造、矿化和蚀变特征分析,结合已发表的同位素资料,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银家沟复式斑岩体演化有关。中-晚侏罗世时期,东秦岭发生了由北向南的逆掩推覆,造成地壳的加厚,导致陆壳重熔和幔源岩浆底侵,在银家沟地区先后形成了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相应的喷发角砾岩。伴随这些脉动式岩浆岩的侵位,形成了银家沟矽卡岩型磁铁矿—硫铁矿矿石、斑岩型钼矿—多金属硫化物矿和铅锌银矿;其中斑岩型钼矿化很可能形成于150~130Ma。燕山晚期,黑云母石英二长斑岩脉沿先存的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侵位,伴随岩脉的侵位,使得早期形成的硫铁矿、铅锌银矿石发生了活化,迁移到先存的裂隙、以及北东向或近东西向断裂带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厚民 ;
叶会寿 ;
毛景文 ;
王登红 ;
陈毓川 ;
屈文俊 ;
杜安道 .
矿床地质, 2007, (04) :417-424
[2]   河南灵宝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J].
颜正信 ;
孙卫志 ;
张年成 ;
周梅 ;
黄智华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7, (02) :149-157
[3]   豫西卢氏北部地区角砾岩的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马桂霞 ;
李维明 .
世界地质, 2006, (04) :360-366
[4]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张作衡 ;
李晓峰 ;
王义天 ;
张长青 ;
李永峰 .
岩石学报, 2005, (01) :171-190
[5]  
LI Yongfeng, MAO Jingwen, GUO Baojian, SHAO Yongjun, FEI Hongcai and HU Huabin 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Re-Os Dating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Nannihu Mo (-W) Orefield in the East Qinling and Its Geodynamic Significa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4(02):463-470
[6]   银家沟硫铁矿床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洛长义 ;
杨合群 ;
张树林 ;
杨鑫生 ;
高栋丞 .
西北地质科学, 1998, (02) :41-45
[7]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Ⅱ.锆石U-Pb同位素体系 [J].
李曙光 ;
李惠民 ;
陈移之 ;
肖益林 ;
刘德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00-206
[8]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9]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J].
黄典豪,吴澄宇,杜安道,何红蓼 .
矿床地质, 1994, (03) :221-230
[10]   河南银家沟矽卡岩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陈衍景 ;
郭抗衡 .
矿床地质, 1993, (03) :26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