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演变、分布与贸易效应

被引:14
作者
蒋为
宋易珈
李行云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全球生产分工; 比较优势; 生产阶段; 二元边际;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8.09.001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目标:从生产阶段入手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演变、分布与贸易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基于改进后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采用1995~2015年BTDIx数据库与WIOD数据库,识别全球生产分工的演变,基于二元边际的角度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对贸易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全球不同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分工格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主要嵌套于中间阶段与最终阶段,且中间阶段正逐步取代最终阶段的主导地位。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对于不同的经济体参与生产分工的方式表现出分化的发展趋势,美国、德国等经济体生产的本国化趋势明显,而中国则向中间阶段与最终阶段集中,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生产的最主要推动力。研究创新:从生产工序的划分角度出发提出一套全新的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识别不同经济体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对分析全球贸易衰退的动因提供了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南开经济研究, 2014, (03) :39-52
[3]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 [J].
张杰 ;
陈志远 ;
刘元春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124-137
[4]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5]  
Supply‐chain Trade: 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s 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es[J] . Richard Baldwin,Javier Lopez‐Gonzalez.World Econ . 2015 (11)
[6]   ORGANIZ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 [J].
Antras, Pol ;
Chor, Davin .
ECONOMETRICA, 2013, 81 (06) :2127-2204
[7]  
Weighing China’s export basket: The domestic content and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Chinese exports[J] . Richard Upward,Zheng Wang,Jinghai Zhe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13 (2)
[8]  
Estimating domestic content in exports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J] . Robert Koopman,Zhi Wang,Shang-Jin Wei.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1)
[9]   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 [J].
Antras, Pol ;
Chor, Davin ;
Fally, Thibault ;
Hillberry, Russell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 (03) :412-416
[10]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