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影像的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

被引:13
作者
李欣宇
宇万太
李秀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遥感; 黑土; 模型精度; 回归分析;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107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检验TM影像结合地面采样数据分析黑龙江省黑土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与TM5波段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1),与TM4、TM5波段影像像素值之间满足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R2=0.6791,P<0.05);2)回归模型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R2=0.7097,P<0.05);3)海拔高于200m的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高于海拔低于200m的地区(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Relationships among soilcarbon distributions and biophysical factors at nested spatialscales in rain forests of northeastern Costa Rica. Powers JS,Schlesinger WH. Geoderma . 2002
[2]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J].
逄蕾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10-113
[3]   长期施肥对我国北方潮土碳储量的影响 [J].
黄斌 ;
王敬国 ;
金红岩 ;
徐善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61-164
[4]   黄土高原沟壑区梁坡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
刘守赞 ;
郭胜利 ;
白岩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5) :490-494
[5]   东北黑土资源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概述 [J].
鲁彩艳 ;
陈欣 ;
史奕 ;
郑靖 ;
周全来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82-184+189
[6]   地统计学及GIS在黑土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中的应用——以海伦市为例 [J].
赵军 ;
张久明 ;
孟凯 ;
隋跃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6) :53-57
[7]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J].
张玉铭 ;
毛任钊 ;
胡春胜 ;
张佳宝 ;
朱安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49-2054
[8]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土壤学报, 2004, (05) :687-699
[9]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耕层有机无机复合体变化及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J].
于君宝 ;
刘景双 ;
刘淑霞 ;
王金达 ;
齐小宁 ;
王洋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3) :224-228
[10]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有机碳变化规律 [J].
于君宝 ;
刘景双 ;
王金达 ;
刘淑霞 ;
齐小宁 ;
王洋 ;
王国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1)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