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动态

被引:10
作者
何云
周义贵
李贤伟
苗宇
范川
陈栎霖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台湾桤木; 林草模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季节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4 [桤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设置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AL)与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AH)2种林草模式,以台湾桤木自然模式(AN)为对照,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下降幅度上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较缓慢,对照模式下降最快;3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春季到冬季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夏季含量最高,秋季最低,但这种变化趋势在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下0~10和10~20cm土层表现得并不明显;而3种模式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季节动态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夏季最低,秋季最高;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对照模式;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24~1.55和1.16~1.30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50~2.95和1.23~1.80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土地利用方式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方丽娜,杨效东,杜杰.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2]  
Microbial Biomass C,N and P in Disturbed Dry Tropical Forest Soils,India[J]. J.S.SINGH,D.P.SINGH,A.K.KASHYAP.Pedosphere. 2010(06)
[3]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其分形特征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周金星 ;
彭镇华 ;
岳祥华 ;
黄玲玲 .
林业科学, 2009, 45 (08) :14-20
[4]   两种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J].
吴艺雪 ;
杨效东 ;
余广彬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2) :658-663
[5]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J].
张剑 ;
汪思龙 ;
王清奎 ;
刘燕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1) :41-47
[6]   湘西北退化侵蚀地植被恢复区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典范相关分析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彭镇华 ;
周金星 .
林业科学, 2008, (09) :1-6
[7]   台湾桤木幼林地细根生长及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 [J].
罗正华 ;
李贤伟 ;
袁渭阳 ;
王敬 ;
潘燕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245-250
[8]   长期定位试验下施肥对潮棕壤活性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宇万太 ;
赵鑫 ;
马强 ;
周桦 .
土壤通报, 2008, (03) :539-544
[9]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宋明伟 ;
李爱宗 ;
蔡立群 ;
张仁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622-626
[10]   光皮桦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及空间分布 [J].
王巧 ;
李贤伟 ;
杨渺 ;
李德会 ;
荣丽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43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