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梅雨暴雨过程中潜热的计算分析

被引:8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林开平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3]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潜热; 对流凝结潜热; 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 梅雨锋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针对1991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一次江淮梅雨过程,计算了潜热的释放,并揭示出潜热具有以下特点: (1)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有大量凝结潜热释放,且在梅雨锋暴雨的强盛时期潜热释放最多。 (2)在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对流凝结潜热的释放明显大于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的释放,且主要集中在650hPa—550hPa,它的强弱变化与实际降水强度变化成正比。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MM4模式积云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和检验Ⅰ:方案的改进 [J].
董美莹 ;
俞卫平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1) :66-73
[2]   “91.7”梅雨锋横向次级环流稳定维持原因初探 [J].
吴宝俊 ;
刘玉玲 ;
杨越奎 ;
万振拴 .
高原气象, 1995, (02) :49-57
[3]   用多层非线性平衡ω方程分析“91·7”梅雨锋暴雨 [J].
杨越奎 ;
刘玉玲 ;
万振栓 ;
吴宝俊 ;
沈文海 .
气象, 1993, (01) :3-8
[4]   论东亚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次天气尺度扰动 [J].
斯公望 .
气象学报, 1989, (03) :312-323
[5]   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 [J].
李毓芳 ;
黄安丽 ;
高坤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7) :765-775
[6]   亚洲东南部一个梅雨系统的数值模拟 [J].
郭英华 ;
R.A.Anthes ;
李毓芳 .
气象科技, 1985, (03) :10-17
[7]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 - 科学出版社 , 丁一汇编著, 1989